【VC说】大公司对创业的驱动——36氪专访光速创业投资董事总经理宓群

  • A+
所属分类:案列
有很多从Google出来在美国创业的人,没有大成,可能只小成。很多我朋友的创业公司,都被Facebook收购,目的就是要这个人.包括Facebook原来的CTO Bret Taylor,他和我在Google时共事挺多的,他负责地图产品。Taylor从斯坦福大学硕士毕业,在Google工作了两年,然后出去创业,最终Facebook就是为了要这个人,收购了他的公司。
【VC说】大公司对创业的驱动——36氪专访光速创业投资董事总经理宓群

本期我们的访谈对象是光速安振中国的创始人兼董事总经理宓群。在加入光速之前,宓群曾担任Google投资并购总监,负责Google公司在大中华区的公司并购和战略投资,投资的公司包括百度、大众点评、迅雷、天涯、赶集、MediaV、融360(点此去36氪+ 查看所有光速投资项目) 。此次的我们与宓群的对谈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半部分他谈到个人的创业经历,以及由此进入投资领域时的经验分享,后半部分则有关Google,类Google的大公司对创业会有何种驱动,为何一些出身大公司的创业者无法大成。

36氪:近半年内,光速的什么领域内的项目会比较多一些?

宓群:光速创投是一个全球的风险投资基金,我们现在还单独成立了一个针对中国市场的“光速安振中国创业投资基金”。这半年我们在关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之外,我们还特别关注通过互联网的技术来改造传统行业的领域——这个传统行业可能是消费类的行业,包括Consumer(用户)消费类的,和企业服务类的,把互联网和真正的实业来结合了。

另外也有一些新的领域,如我们比较看中企业的IT产品服务领域,这些创业公司的客户不是消费者,而是企业。虽然我们觉得这一块起来得有点慢,但是后面还是有很多潜力。

36氪:比如有哪一些具体的例子?

宓群:比如我刚刚讲的第二个方面,通过互联网的技术来改造一个传统行业,我们是A轮领投的途家。途家是通过互联网来改造旅游行业。现在国内有非常多的空置房,房东希望有机会把空闲房源能出租。还有大背景下,房产购买的政策限制,使得现在房子不像以前那么好卖了,一些房地产开放商也会想跟途家合作,提供增值服务给买家。所以随着旅游的人越来越多,途家可以提供性价比高、能洗衣做饭的公寓套房。

因此途家牵扯到互联网的改变,主要在于旅游方面,但对房地产开发行业也带来一定的变化,是个比较典型的例子。而国外也有最近上市的HomeAway,HomeAway就是通过互联网利用起空置房源,特别是度假公寓或者别墅。

36氪:你刚刚提到美国有HomeAway,并且已经上市了。那么光速是怎么结合HomeAway在美国成功的本质因素,去帮助途家在国内探索自己的道路?

宓群:光速因为有全球的投资基础,我们接触到的都是美国最新的模式、最好的技术。所以可以了解到国外最新的信息,这些信息实际上并不是通过Techcrunch传递出来的。你看到真正在说某一个公司很火,它是什么原因火,往往Techcrunch是没有提到核心要点的。

回到途家这个例子来讲,开始的时候罗军和Meleisa两个创始人跟我们商量,他们到底是要走HomeAway的模式——在网上做一个listing(listing网站起的所有作用就是让别人发布信息,它来核实。比如房东有一个度假公寓,他就把这个信息发布放到网上,让其他人来预订),还是服务更多的模式。

实际上我们分析,中国诚信没有美国那么好。在美国房东放上来的信息一般比较属实,房子也是自己打点好的,并且美国还有管理公司,帮房东管理空置的房子,打扫什么的服务都做好了。国内实际上这么多空置房是没有人住的,业主买了海南的房子却住在北京、上海,那他自己也不能打点房子。并且很多的房源发布上来,实际上没办法通过照片来确认信息。

所以我们和途家的团队讨论要做调整,要把模式做“重”,在房源来了以后,完全帮房主去管理,包括床单、盥洗用品,都是他们来管理。从战略上来讲,把模式做“重”是很不一样的战略,这影响到团队后面怎么样去配备、去发展。他们现在就开了20多个城市,地面有服务团队,包括房子的马桶坏了,途家的工作人员都会去做修理。这个跟HomeAway是不一样的。因为现在中国的情况需要有更重一点的服务来保证途家的品牌在所有的消费者心中是可以信任的,你到了途家订房子就知道住进去是四星级酒店的标准。未来大家习惯了这个新的消费习惯和建立了途家的品牌,而且第三方房屋管理更成熟,那时候途家可以加大listing,真正起平台作用。

再比如Airbab。Airbab现在已经火到了什么程度呢?旧金山每一条街上,现在都有一个Airbnb出租的公寓或者房子了。它可以做到如此大的密集程度,当时初期发展最关键的一个节点是在曼哈顿,08年金融危机。金融危机使得很多曼哈顿的在华尔街工作的人没有工作了,他们没有工作没有了收入以后,就开始利用Airbnb把自己公寓里的一个房间给租出去。这是Airbnb引爆的关键点。

36氪:刚刚我们说的是光速如何利用全球资源来帮助创业者。而作为投资人,你之前也经历过创业阶段,可不可以说说作为创业者让你感触最深地方,然后现在作为投资人会如何来帮助他们?

宓群:我自己创业的经验,第一:方向和模式要选对。我当时的一个缺点是,互联网和电信结合的大趋势看对了(编者注:在加入Google公司之前,宓群共同创立了iTelco Communications,提供全球范围的网络通讯产品及服务),但模式选错了。我们做的可能是全世界最好的产品,但选的模式是一个平台:由我们来运营,卖服务给电信运营商。实际上,电信运营商是最难磕的客户,特别保守,虽然听起来很大(当时我们觉得这么大的客户,肯定很好,只要跟他们做上了就行)但事实上消费周期很长,哪怕你的产品好、市场上也有机会,但公司整体不会冲得很厉害。

我们第一轮就融了800万美金。这是另外一个教训:第一轮别融太多钱。当时有美国的电信运营商客户、有中国的、有日本的,但运营商是很保守,慢慢发展,可我这个平台烧钱挺快的。所以开始的时候不要融太多,容你想清楚。融的钱比你需要的再多一些,有安全效应的边际保护就可以,可以使你不要太大手大脚花费。

第三个教训是团队。我觉得团队是根本的东西,需要不断找到很强的、和创始人有互补的人,这也是我在Google的经验。我发现Google招的都是最好的人,他们非常成功但也特别讲团队精神,可以把自己的身价放下来,注重团队、注重用户,这些好的人会再招好的人来,所以这样很强的团队会有各种机会。因为你做的方向可能是会变的,但好的团队就会抓住这个商业模式,比如Google 1999年最早跟我谈的时候做的是企业搜索,跟现在完全不一样的商业模式,所以团队建设非常非常重要。

所以现在我在帮助创业者寻找方向和战略上花很多时间。我自己创业的时候,我的投资人是从投行出来的,不是从行业出来的。有的时候可能指错方向了,但他是我的董事,我还得听一下、考虑一下。而现在我们这里都是从行业里打过仗出来的,更了解创业者。创业者在第一线,他是最了解行业的,所以我们会把我们站在不同角度看到的大方向,还有其它模式的优缺点都跟他分享、商量,让他来做最后的决定,以及帮助团队的招聘和融资。

从Google走出的人

上文我们介绍过,宓群曾担任Google投资并购总监,在此之前,他还是Google公司亚洲产品总监,和Google渊源颇深。而最近我们可见的趋势是,类似宓群的前Googler们开始纷纷离开,回国创业。其中闻名者如已上市的兰亭集势郭去疾,MediaV的CTO胡宁,以及我们曾报道过的出门问问创始人李志飞、英语流利说联合创始人王翌。宓群说,目前离开Google的中国员工大概有300百人,定期聚会。前一次50个人的聚会上,几乎一半人都在创业,另外一半则在中国的大公司担任高管。

36氪:为什么我们现在会看到,有越来越多的前Googler出来创业的趋势?

宓群:因为在大公司,公司越大以后,每个人所做的工作影响相对来说会越小。像Google做的——从搜索、到广告、到视频、Android手机,还有无人驾驶汽车,作为一个员工你做的项目可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整个大公司环境里还是很小一块。

所以很多员工他会看到有更多的机会,但在大公司里很是难投入资源专注地去抓住这个新的机会的。像上市的大公司,每个月都要包财报,一定要保持主营业务有很好的发展。除非是看到一个非常大的机会,否则最好的人都是放在主营业务上,新的机会可能先要看看行不行,放一两个不是最主要的人去做一做。所以这个往往就是说给创业公司很多的机会,所以他们会出来做。另外也是一种自我价值的一种更好的体现。

36氪:在这方面,美国和中国的大公司都是同样的情况?

宓群:对。唯一的一个区别是,美国的公司都很清楚这一点,所以它的战略是:好的创业公司,我就收购它,而不是派一个团队去copy。这么做首先就慢了,第二也不见得有好的人来做。因此美国的大公司会去收购,是很聪明的办法,这样主营业务可以有一个新的增长点,另外竞争对手也就少了一个机会。但以前中国大公司不是这样想的,想的是“我派个团队去做比收购便宜多了”。

现在因为竞争格局更复杂,你不买别人就会买,而且自己要做不见得就做得好、做得快。所以你会看到91的并购,两年前我们不会想到百度会出这个价格。这个趋势对行业来说是非常健康的,大公司开始意识到这是公司发展需要的一个战略。

另外越来越多的创业公司上市成功,大家也看到:创业公司做得好,很有成就感、有回报的。这跟硅谷是一样的,硅谷也并不是说天上掉下来就有这么多人愿意创业,而是说它有很多年的积累,有这么多的高科技公司,从苹果、Intel、思科、甲骨文,他们都是最早是创业公司,最后上市公司了,那它又培养出很多人员出来创业。所以我觉得中国的创业环境也会越来越好。

36氪:那你觉得中国的公司,跟google相比的话,它内部的组织架构层级上,会是一个容易让内部员工得到锻炼,然后有足够的技能出来创业的环境吗?

宓群: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觉得是要看他做什么工作。也有很多从Google出来在美国创业的人,没有大成,可能只小成。很多我朋友的创业公司,都被Facebook收购,目的就是要这个人。包括Facebook原来的CTO Bret Taylor,他和我在Google时共事挺多的,他负责地图产品。Taylor从斯坦福大学硕士毕业,在Google工作了两年,然后出去创业,最终Facebook就是为了要这个人,收购了他的公司。

不少Googler创业没有大成,部分原因是Google的平台实际上已经很强大,你做出一个好的产品,Google的品牌和用户数都摆在那儿,你很容易就起来。但你自己做一个创业公司的话,没有Google的品牌、没有流量,光有这个产品好还是不够的。同样的因素放在看百度也是——百度也有很多人出来,并不是都做成很大的公司。但我觉得这个创业经验积累非常可贵,在做下一个公司的时候,他就会做得更好。

关于【VC说】:是36氪的一档品牌内容栏目,由关注、投资某一领域的天使和 VC 给出他们的行业观察、模式分析和趋势判断;另外,作为投资人的你也可以分享你对创业者的各类建议和自己的投资心得。

历史上的今天:

  • 我的微信
  • 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红包福利社
  • 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微信红包网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