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相爱相杀的超级对手,你的企业凭什么称得上伟大

  • A+
所属分类:天涯八卦

如果没有相爱相杀的超级对手,你的企业凭什么称得上伟大

推荐人:常皓靖

推荐星级:★★★★

阅读时长:2619字,需用时5分钟

推荐理由:麦当劳与肯德基、国美与苏宁、蒙牛和伊利......纵观商业发展史,我们注意到凡是成功的企业,都有一个伟大的、旗鼓相当的对手。本文由线性资本(ID :LinearVenture)授权i黑马发布。

如果没有司马懿,就没有了诸葛亮在《三国演义》里堪称经典的孔明战仲达的传奇; 如果吴王夫差,就没有了越王勾践后面的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如果没有了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就没有了华山论剑的熊熊壮丽;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如果没有了交战双方,怎么会有精彩的战役,又怎么会有伟大的将军?孤掌必然难鸣,每个英雄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对手。英雄企业也不外如是。

大凡成功的企业,都有一个旗鼓相当的对手,众所周知的麦当劳肯德基、国美苏宁“美苏大战”、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的“两乐”之争、蒙牛和伊利、宝马和奔驰、茅台和五粮液等,无不不是在竞争中成长起来的。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两对相爱相杀的竞争对手们。

可口可乐 vs.百事可乐

说到可乐,你会想起红色的可口可乐,还是蓝色的百事可乐?都说自古红蓝出cp,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就相爱相杀接近两个世纪了。

前面的70年对百事可乐来说可谓是漫漫长夜,长期生活在可口可乐的强大压迫之中。百事可乐也曾三次上门请示可口可乐收购,却遭到对手拒绝。大家知道,美国1930年代是经济萧条时期。当时,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的售价都是五美分,但前者的容量是后者的两倍。这时百事推出了一个广告,说:“花同样的钱,买双倍的可乐。”它从价格上去打击可口可乐,短期内奏效了。但很快,当可口可乐把价格降下来之后,优势又回到可口可乐的手中。

进入1960年代末期,当百事可乐定位于“年青人的可乐”时,才算找准了可口可乐战略上的弱点。因为可口可乐是传统的、经典的、历史悠久的可乐,它的神秘配方至今仍被锁在亚特兰大总部的保险柜中,全世界也只有七个人知道保险柜的密码。所以当百事可乐找出针锋相对的反向策略,从而把可口可乐重新定位为落伍的,老土的可乐时,百事可乐从此才走上了腾飞之路。

回顾三次请求收购之路,我们可以看到百事可乐的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但是我们在看到它最近挑战结果之外,还看到了什么?产品的不断完善,营销的创意频出,市场占有率的不断提高。所以百事其实开始打这场仗,就已经赢了。

阿迪 vs 耐克

一直以来,阿迪达斯(以下简称阿迪)与耐克都是一对死对头。在过去几年中,阿迪一直尝试摧毁耐克这个无坚不摧的竞争对手,打官司、挖走代言巨星以及设计师,无所不用。同样的,耐克也在各方面不断的打压阿迪,使其不能很好的发展,所以,两个企业间结下了很深的梁子。

在2001年到2005年,两大运动服装巨头势均力敌。阿迪由世界级的设计师——山本耀司(据传,山本最初是欲与耐克合作)担当其创意总监,在此期间极大的提升了阿迪在全世界的知名度与受欢迎程度,不仅如此,阿迪还以1.6亿美元的天价,签下大卫.贝克汉姆这的终身代言权这一大单。反观耐克,在这一时期也达成了数项重大收购——抢购Hurley,匡威Starter,据估算总购价或达4.5亿美元。

而在2006年到2010年,是耐克大火的时期。从当时的财务角度来看,总营收高达190亿美元,同时,其品牌的市值也飙升至634.5亿美元。同是从财务收入的角度来看,作为对手的阿迪,则是处于低谷,被耐克甩了好几条街,连车位灯都看不见!

接下来,在2011年到2015年,则是阿迪的show time。 从2010年开始,无论是营收还是人气、声望,耐克都是扶摇直上。即使在2012年,股票分割令耐克的市值曾有短暂下跌。不过,这并未阻止耐克触及现如今的峰值。目前,耐克的规模是阿迪达斯的四倍。阿迪的话,也在默默的努力着,面对劲敌的蒸蒸日上也不退缩,选择了正面迎敌,积极研发新产品及增加对美国运动员的贊助,足见其重夺霸主之位的决心。

我们可以看到,在阿迪与耐克的竞争中,双方都在不断学习,不断成长。不仅仅进行了品牌的精准定位和市场细分,更是塑造了更丰满的企业形象。同时,也打造了自己的品牌。并且对消费者的心理拿捏得更为准确,成本也在不断削减。

苹果 vs 谷歌

在iphone7刚刚发布的今天,说到科技企业可能有不少人蹦入脑海中的第一个词都是“苹果”。但是你是否知道,在今年2月份谷歌的市值已然反超苹果。没错,谷歌和苹果都是科技企业我们都知道,但在我们前面讨论了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阿迪和耐克这相爱相杀的同质性极高两对之外,为什么这里要讨论一个手机电脑品牌和一个搜索引擎平台,感觉突然出现了奇怪的cp?

也许很多人并不知道,谷歌和苹果分别代表着工程师的两种极端文化:软件和硬件的极致。谷歌是软件文化极致的代表,非常讲究工程师的主导性、技术为王,技术人员的地位至高无上,且非常强调透明度和协作。苹果则更讲究执行,把硬件方面的思路执行到极致,不允许犯太大错误。硬件的特点是很难通过迭代慢慢实现既定目标,只要产品卖出去都尽力达到最优,所以没有太多机会去迭代(除非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召回)。

这两种风格反应在产品的制造流程、团队文化上就很不一样:苹果对错误的容忍度很低、跨产品的协作很少,不像谷歌和Facebook,做了很多共用的library,且鼓励内部跨部门的协作。而苹果更垂直化,不强调横向的交流切磋。此外,苹果虽然在硬件人才方面是世界顶尖的,但缺乏好的软件人才也是在硅谷是公认的。

苹果和谷歌这一对科技企业,两家相反的企业文化导致了完全不同风格,一个软件导向一个硬件导向,一个工程师思维一个产品经理思维,但他们又各自和谐相处着,他们引领着行业的发展方向,纵情鏖战于江湖,谁也灭不了谁,谁也杀不死谁,却永远在进行着天王山之战。一个行业、一个产业要持续进步,不仅仅需要一条条鲶鱼,更需要领导型企业之间的积极竞争,良性竞争推动行业走向一个个高潮和巅峰。

[本文作者ML,转自线性资本(ID :linearVenture),文中所述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i黑马立场。推荐关注i黑马订阅号(ID:iheima)。题图来自123RF。]

历史上的今天:

  • 我的微信
  • 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红包福利社
  • 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微信红包网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