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桕大蚕蛾养殖需要注意什么?乌桕大蚕蛾图片

  • A+
所属分类:养殖技术

人工养殖

1、养殖的意义

长期以来,中国对乌桕大蚕蛾的利用仅停留在对野生资源的粗放开发状态上。由于栖息地的减少及环境的恶化,过度地捕捉,使种群数量急剧减少。如果再不保护生境,不进行人工繁殖,任其不加限制地被大量捕杀,它们灭绝的时间已经为期不远了。需要通过人工养殖、放归自然的方式,使野外乌桕大蚕蛾的种群数量增加、复壮,从而达到保护和利用的目的。

2、场地的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管理方便的地方。农村村民零散养殖则可利用自家闲散地或房前屋后空闲地进行。

养殖面积的大小应根据养殖能力的大小来确定,一般而言,小型的养殖场面积以1300 - 2000㎡较为理想,由于乌桕大蚕蛾食量较大,对于有能力养殖的单位和个人而言,理论上土地面积越大越好。

3、苗圃地建立

主要用于寄主植物扦插或种子育苗,提供足够的寄主植物种源。

4、寄主植物区

用于大面积乌桕大蚕蛾饲料植物的区域。乌桕大蚕蛾可食用的寄主植物较多,有高大的乔木如依兰香、各类樟树、柳树以及中小型树种如白兰花、毛枝坚夹木等。因此在栽种这些寄主植物时应进行套种方式。

5、饲养室

用于幼虫的日常饲养管理。室内放置饲养笼,用于集中饲养幼虫的区域。饲养笼可用木框和不锈钢做成。

6、越冬区

主要用于冬季乌桕大蚕蛾蛹越冬,以能保持温度和湿度为原则,最好能与饲养室在一起,以便于管理。

7、产卵交配区

在养殖场地用沙网建立封闭的笼舍,笼舍高度3 - 4m,面积20 - 30c㎡,以提供乌桕大蚕蛾成虫交配产卵用。

8、饲料植物栽种

饲料对乌桕大蚕蛾的生存和繁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种植寄主植物是人工饲养的重要环节。

9、寄主植物育苗

乌桕大蚕蛾为杂食性昆虫,其寄主植物多达20多种,在众多的寄主植物中,以毛枝坚夹木、白兰花等寄主植物最为理想,这是因为其萌芽性强,成活率高,生长迅速,易于种植。寄主苗木可采用种籽育苗和扦插育苗。采集寄主植物种籽或枝条,如用枝条繁殖的毛枝坚夹木和种籽繁殖的白兰花,将它们播种或扦插在沙床中,为了移植方便也可用营养袋育苗。育苗后的沙床要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一般温度以15 - 30℃,湿度60% - 80%为宜。并进行经常性浇水、施肥、拔草等管理。

10、寄主植物种植

当寄主植物苗生长稳定后,就可以出苗了。为了保持苗木的成活率,一般等到雨季来临种植较为合适。为使养殖见效快,食源充足,一般提前栽种寄主植物。

11、幼虫的饲养

当雌蛾交配后,即可将雌蛾放入干净空纸箱中,任其在纸箱内壁上产卵,卵产完后即将蛾体拿出纸箱。一般经过8 - 9d卵就自行孵化成幼虫,此时应采集新鲜、洁净,不带雨水或露水的寄主嫩枝叶,将其插入盛满清水的瓶中,并用小木棍或毛刷将刚孵化出来的幼虫从纸箱中移到瓶上寄主植物枝叶上,然后将瓶置入饲养笼中饲养。饲养笼可用木条、纱网订制,规格以60cm×70cm×80cm为宜。瓶内清水每天需更换1次,寄主食物投放视幼虫啃食量来定,一般每天投食3次为宜。待幼虫长到3个星期后,需将其移到簸箕、或用纱窗制作成的筛子上饲养。饲养的密度以每筛20条为宜。饲养中,每天应清理笼内或筛内粪便,保持清洁卫生,减少真菌和毒侵袭。幼虫长到40d左右,即将吐丝化蛹,此时应将准备化蛹的老熟幼虫,单独移入到其它饲养笼内,保持笼内安静,避免其它虫体的侵扰,采集宽大枝叶,供其吐丝化蛹。

12、蛹期的管理

西双版纳境内的乌桕大蚕蛾每年发生2代,成虫4 - 5月及7 - 8月出现。4 - 5月这一代的乌桕大蚕蛾从蛹到成虫羽化需15 - 20d,而7 - 8月这一代的乌桕大蚕蛾以蛹在附着于寄主上的茧中过冬,到第2年的4 - 5月成虫羽化。做好蛹期保存管理是提高羽化率的关键。幼虫化蛹后须用绳线将其捆扎成串,放置于通风、清洁的房屋内保存,为了避免寄生性昆虫及老鼠、壁虎的侵袭,房屋的门窗应用纱网将其围住。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5 - 30℃为宜,同时为避免空气太干燥影响蛹的发育,每星期须用小型喷雾器向蛹体喷水2 - 3次,这样可保持空气中的湿度,促进蛹的发育和成蛾的羽化,以提高蛹的存活率。

地理

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台湾,海南,云南的墨江以及西双版纳的景洪、勐腊一带均有零星分布;泰国,马来群岛,印度,缅甸,印度尼西亚也有分布。出没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的森林。

保护级别

乌桕大蚕蛾被列入2000年8月1日国家林业局发布实施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简称“三有名录”)。

历史上的今天:

  • 我的微信
  • 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红包福利社
  • 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微信红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