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的功效与作用(食用禁忌)

  • A+
所属分类:知道百科

芍药又叫将离离草婪尾春余容犁食没骨花等,主要布在我国的江苏、东北、华北、陕西及甘肃南部。因为芍药的花色清美,并且及其纯洁,因此是我们生活中观赏价值极高的植物,实际上芍药也是一种可以入药的中药材哦。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关于芍药的相关药用价值。

芍药的形态特征

根由3部组成:根颈、块根、须根。根颈头(区别于“根茎”,根颈是根,根茎是茎)是根的最上部,颜色较深,着生有芽;块根由根颈下方生出,肉质,粗壮,呈纺锤形或长柱形,粗0.6~3.5厘米,外表浅黄褐色或灰紫色,内部白色,富有营养,块根一般不直接生芽,断裂后却可萌生较小的新芽,因此秋季收集5cm以上的断根也可繁殖;须根主要从块根上生出,是吸收水和养料的主要器官,并可逐渐演化成块根。芍药的根按外观形状不同,一般又可为三型:粗根型、坡根型、匀根型。粗根型,根较稀疏,粗大直伸;坡根型,根向四周伸展,粗细不匀;匀根型,根条疏密适宜,粗细均匀等。根可入药。

丛生在根颈上,肉质,冬季在地下越冬,春初随气温上升,萌芽出土,初生时水红色至浅紫红色,也有黄色的,长出地面后,颜色加深,一般成为深紫红色,外有鳞片保护。芍药的芽为混合芽,既发育成生殖器官——花,又形成营养器官——茎和叶。萌芽前,芽长为2.5~4厘米。芽生出地面之后的颜色与形态也因品种不同会有所差异,颜色从深紫红色到黄褐色不等,芽形则可分为3型:即短圆型、竹笋型、笔尖型。短圆型,芽体较短,端部钝圆形;竹笋型,芽体较长,端部急尖,呈竹笋状;笔尖型,芽体较长,端部渐尖,状如毛笔的笔尖。芍药发芽是最壮观的场面之一,因为它体现了生命的萌发与活力,因此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

由根部簇生,高约50~110厘米,草本,茎基部圆柱形,上端多棱角,有的扭曲,有的直伸,向阳部分多呈紫红晕。

下部的二回三出羽状复叶,即叶的末端由3片小叶组成一束叶,两侧又各有一束叶,两侧的每一束叶通常情况下由4片小叶组成,中部的复叶,末端的3片小叶不变,两侧的小叶片数开始减少,由原先的4片逐渐减为3片、2片或1片,甚至消失,当消失时,末端只有3片小叶构成,这时叫做三回羽状复叶,上方的叶片是单叶。叶长20~24厘米,小叶有椭圆形、狭卵形、被针形等,叶端长而尖,全缘微波,叶缘密生白色骨质细齿,叶面有黄绿色、绿色和深绿色等,叶背多粉绿色,有毛或无毛。芍药的叶也具有观赏价值,“红灯烁烁绿盘龙”中“绿盘龙”就是对叶的赞美,因此也可作为观叶植物。

花蕾

形状有圆桃、平圆桃、扁圆桃、尖圆桃、长圆桃、尖桃、歪尖桃、长尖桃、扁桃等数种。外轮萼片5枚,叶状披针形,绿色,从下到上依次减小;内萼片3枚(不包括变种),绿色或黄绿色,有时夹有黄白条纹或紫红条纹,倒卵形、宽卵形、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

一般单独着生于茎的顶端或近顶端叶腋处,也有一些稀有品种,是2花或3花并出的。原种花白色,花径8~11厘米,花瓣5~13枚,倒卵形,雄蕊多数,花丝黄色,花盘浅杯状,包裹心皮基部,顶端钝圆,心皮3~5枚无毛或有毛,顶具喙;园艺品种花色丰富,有白、粉、红、紫、黄、绿、黑和复色等,花径10~30厘米,花瓣可达上百枚,有的品种甚至有880枚,花型多变。花期5~6月,果期8月。果实蓇葖果,呈纺锤形、椭圆形、瓶形等;光滑,或有细茸毛,有小突尖。2~8枚离生,由单心皮构成,子房1室,内含种子5~7粒。具有药用价值。

种子

黑色或黑褐色,种子大型,呈圆形、长圆形或尖圆形。

芍药的功效与作用

芍药的根鲜脆多汁,可供药用。根据分析,芍药根含有芍药甙和安息香酸,用途因种而异。中医认为:中药里的白芍主要是指芍药的根,它具有镇痉、镇痛、通经作用。对妇女的腹痛、胃痉挛、眩晕、痛风、利尿等症有效。

芍药的用法和用量

内服:煎汤,4-10g;或入丸、散。

芍药的食用禁忌

血虚无瘀之症及痈疽已溃者慎服。

1.《本草经集注》:"恶石斛芒硝。畏消石、鳖甲、小蓟。反藜芦。"

2.《本草衍义》:"血虚寒人,禁此一物。"

3.《本草经疏》:"赤芍药破血,故凡一切血虚,及泄泻,产后恶露已行,少腹痛已止,痈疽已溃,并不宜服。"

芍药有毒吗

无毒。

芍药的附方

1.病毒性肝炎:芍药12克 甘草12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2.头晕、头痛:白芍12克,当归15克,川芎10克。水煎,分3次温服,每日1剂。

3.胃痛、腹痛:白芍30克,甘草9克,水煎服。

4.痛经:白芍9克,干姜3克,红糖20克,水煎服。

5.肠炎、痢疾:白芍15克,马齿苋30克,木香6克,甘草6克。水煎服。

芍药主要是象征着友谊,爱情,可见芍药花色的纯洁和美好。不过,专家表示,芍药并不适合所有人使用,像血虚无瘀之症及痈疽已溃的人群是需要谨慎食用的,如果一定需要芍药用药的时候,就需要在专业医生的建议下才能正确使用的,希望上文中小编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历史上的今天:

  • 我的微信
  • 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红包福利社
  • 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微信红包网